PM2.5口罩标准将出台 活性炭口罩不防PM2.5

2012年10月26日02:49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东亮)临近秋冬,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趋高,很多敏感体质的市民出门戴上了“防PM2.5”的口罩。但有市民对一些PM2.5口罩的质量和功效产生了怀疑。据本报记者了解,PM2.5口罩标准即将出台。

  记者近日走访了几家大型商场和批发市场,还登录了多个购物网站,发现标有“PM2.5”的口罩随处可见,并分有防颗粒物型、防甲醛型、防异味型和活性炭型等多种型号。仔细看看说明,每款口罩的防护原理说法各异。

  细看之下,不难发现,许多口罩没有标注厂名厂址和原料成分,包装也仅是一个简单的塑料袋,还有的闻起来有一股怪味。在一个批发市场,记者还发现一些摊主推荐的PM2.5口罩正面印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卡通图案。有的活性炭口罩也打上了“防PM2.5”的标签,号称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事实上,其制作工艺只是在滤材上涂抹了一层活性炭粉,作用原理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物理活性吸附。

  专家告诉记者,活性炭口罩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但对于细微的颗粒起不到有效的阻挡效果,更不用说PM2.5颗粒物了。此外,活性炭本身也是一种颗粒物来源,很有可能被佩戴者吸入,对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体弱者来说,反而会造成危害。通常,生活中活性炭口罩主要用于居室装修、异味除臭等,并无防护PM2.5的功效。

  获得美国尼尔森实验室和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可的绿盾PM2.5口罩生产厂家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获得专利的PM2.5口罩使用了专用的微滤滤材,可达到99%的过滤率,其过滤器的压差比传统过滤器降低20倍左右,明显减少流阻,大幅提高透气性能,解决了传统口罩呼吸困难的技术局限。

  据悉,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两细”。一是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物,二是以H1N1、H5N1、MRSA 等为代表的细菌病毒。细颗粒物、细菌等通过呼吸途径吸入人体,引发呼吸道和内脏器官疾病。目前,《抗菌防霾日用口罩》和《抗菌防霾日用无纺口罩》两个标准已获得质监部门的批准备案,将有望升级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中国抗菌协会秘书长张迎增提醒市民,口罩材质、使用寿命、技术水平等因素是界定口罩质量高低的标准,消费者如无特殊需要,不必抢购标有各种功效的“概念口罩”。

(原标题:PM2.5口罩标准将出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解放军四总部领导调整
  • 体育欧冠豪门全灭!皇马1-2 曼城阿森纳米兰负
  • 娱乐中国好声音出招留刘欢:每天只录8小时
  • 财经星巴克咖啡中国比美国贵10元
  • 科技微软发布Windows 8:升级需248元
  • 博客崔哥:老外含泪诉说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 读书邓小平眼里毛泽东晚年的最大悲剧
  • 教育6岁娃每天写4小时“中国式家庭作业”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